-
审定编号
桂审证字第003号
-
作物名称
水稻
-
品种名称
双桂一号
-
审定年份
1983
-
审定单位
广西壮族自治区
-
育种者
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
-
申请者
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
-
品种来源
该品种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遗传综合技术育种研究室于1977年用丛生快长类型的晚稻迟熟种“桂阳矮C17”为母本与“桂朝二号”杂交,应用组群筛选法于1979年育成的早、晚兼用型新品种。原叫双桂210,后定名双桂一号。1979年钦州地区种子公司引进少量种子,当年冬即到海南南繁。1980年早造在钦州县东南点上少量试种观察,表现良好,晚造分发种子各地试种。
-
特征特性
该品种感温性强,感光性弱,属早、晚两季兼用品种,早造表现迟熟,全生育期约140天,比“桂朝2号”迟熟三至五天,早造早播全生育期延长,推迟播种生育期相应缩短。晚造全生育期120~125天,于七月初播种,下旬移植,秧龄20~25天,可于九月底十月初齐穗,能避过寒露风。株型紧凑,茎态适中,叶片短直,叶鞘绿色,矮秆抗倒,株高一般90厘米左右,分蘖力强,生势旺盛,有效穗多,在中等肥田栽培,插6×4(寸),每蔸插3~4苗,每亩有效穗一般可达二十五万左右。高肥栽培可达二十八至三十万穗。后期根茎活力好,转色顺调,谷粒黄净,穗中等,一般每穗百粒左右,结实率80%。谷粒椭圆形,稃尖无色,谷壳秆黄色,干粒重24.5克,米质较桂朝二号好。缺点是秧苗耐寒性较弱,抗稻瘟病、白叶枯病能力虽比桂朝二号强,但抗白叶枯病能力还是不强。晚造后期遇到寒冷干风,叶尖容易发黄。肥水管理不当也易感纹枯病。
-
产量表现
1980年晚造钦州地区在水稻区试17个点(农村生产队九个点)试种,平均亩产656.9斤,比桂朝二号增产8.6%,比大灵矮增产12.9%;1981年晚造平均亩产631.3斤,比团结一号增产22.58%,比大灵矮增产27.1%;1982年平均亩产746.8斤,比团结一号增产28.7%,比大灵矮亩增174斤,增产30.5%,同年晚造钦州地区种子公司提供种子参加自治区杂交水稻组区试,据全区19个试点的综合,平均亩产803.8斤,比对照“汕优2号”增产9.9%,按稻作区统计,桂南、桂中、桂北分别比对照种增产12.4%、11.3%、3.3%。83年继续参试表现也良好。
-
栽培技术要点
早造要在气温稳定在12℃以上才播种,或用薄膜复盖防寒;晚造播期在七月上旬为宜,秧龄20~25天内外。宜小株密植,一般6×3、6×4、5×3、5×4(寸),每蔸插3~4苗较合适,中下等田每蔸可插5~6苗。施肥掌握“攻前、控中、补尾”的原则;并实行氮、磷、钾肥配合施用。水分管理采用“前浅、中露晒、后干湿”的方法,并注意防治纹枯病、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。
-
审定意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