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审定编号
国审稻2003005
-
作物名称
水稻
-
品种名称
D优527
-
审定年份
2003
-
审定单位
国家
-
育种者
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
-
申请者
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
-
品种来源
D62A×蜀恢527
-
特征特性
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,全生育期在长江上游平均153.1天,比对照汕优63迟熟3.8天;在长江中下游为143.5天,比对照汕优63迟熟4.1天。主茎叶片数17~18叶,植株松散适中,茎秆粗壮,叶色深绿,苗期繁茂性好,分蘖力强;穗型中等,长粒型,后期转色好,叶鞘、颖尖紫色。株高长江上游平均114.1厘米;亩有效穗17.6万,穗长25.4厘米,平均每穗总粒数154.6粒,结实率78.8%,千粒重29.7克;长江中下游株高平均120.6厘米,亩有效穗17.8万,穗长25.7厘米,平均每穗总粒数150.2粒,结实率82.4%,千粒重30克。抗性:叶瘟2.3级(变幅1~3),穗瘟4级(变幅3~5),穗瘟损失率3.9%;白叶枯病7级,褐飞虱9级。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52.1%,长宽比3.2,垩白率43.5%,垩白度7.0%,胶稠度51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22.7%。
-
产量表现
2000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籼迟熟组区试,平均亩产571.62公斤,比对照汕优63增产4%,达极显著水平;2001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稻组区试,长江上游片区平均亩产611.06公斤,比对照汕优63增产4.88%,达极显著水平;长江中下游片区平均亩产644.9公斤,比对照汕优63增产6.31%,达极显著水平;2001年生产试验,长江上游片区平均亩产648.31公斤,比对照汕优63增产8.92%,长江中下游片区平均亩产567.37公斤,比对照汕优63增产3.69%。高产稳产,米质中上,中抗稻瘟病,不抗白叶枯病和稻飞
-
栽培技术要点
(1)适时早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,秧龄40天左右;(2)合理密植,插足基本苗。宽窄行插植,(5+9)×4.5寸,或5×8寸,亩基本苗9~10万;(3)合理施肥,重底早追。底肥占60%,蘖肥占30%,穗肥占10%。一般亩施氮量10公斤左右,氮、磷、钾肥比例为1:0.5:0.5。(4)水浆管理。浅水栽插,深水护秧,薄水分蘖,湿润灌溉,够苗晒田或晾田;(5)及时防治病虫。重点防治稻蓟马、螟虫、稻苞虫及稻瘟病。
-
审定意见
经审核,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